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63篇
  免费   903篇
  国内免费   987篇
林业   1619篇
农学   1143篇
基础科学   759篇
  2426篇
综合类   6921篇
农作物   508篇
水产渔业   809篇
畜牧兽医   1510篇
园艺   407篇
植物保护   751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287篇
  2022年   473篇
  2021年   480篇
  2020年   520篇
  2019年   546篇
  2018年   367篇
  2017年   537篇
  2016年   694篇
  2015年   657篇
  2014年   882篇
  2013年   855篇
  2012年   1140篇
  2011年   1198篇
  2010年   923篇
  2009年   920篇
  2008年   860篇
  2007年   980篇
  2006年   758篇
  2005年   655篇
  2004年   547篇
  2003年   469篇
  2002年   351篇
  2001年   315篇
  2000年   278篇
  1999年   179篇
  1998年   149篇
  1997年   143篇
  1996年   108篇
  1995年   104篇
  1994年   86篇
  1993年   75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81.
【目的】评价妙峰山森林文化价值,对我国其他地区的森林文化价值评估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为全面开展中国森林文化价值量化评估探索路径。【方法】采用条件价值评估法,调研受访者对森林文化的认同程度,评估妙峰山森林文化价值,继而采用逐步回归法分析受访者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古树名木、寓言典故和神山传说是受访者接触程度最高的文化符号;受访者了解森林文化的方式呈现多元化,互联网和书籍是最主要的途径;森林采摘是受访者最乐于接受的森林实践活动;94%以上的受访者认同森林具有文化价值,认可程度较高;舒缓心情是受访者最为认同的福利(占比为82.32%),其次为锻炼身体(占比为62.20%)和休闲娱乐(占比为45.12%);妙峰山森林文化的人均支付意愿为100元人民币,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个人年收入,其次是对森林文化价值的认同程度和学历;对所支付费用的使用透明度不放心是部分受访者拒绝支付的最主要原因;大部分受访者(占比为53.05%)愿意将所支付的费用使用在妙峰山森林文化艺术创作方面,捐款(占比为33.77%)是受访者最愿意接受的支付方式。【结论】理解偏差、心理账户偏差、支付方式偏差、投标起点偏差等多种偏差都会造成条件价值评估结果的误差。即使本研究只是初步估值,本研究的方法与结论仍然可以为建设与保护森林文化的相关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另外,如何提升国民对森林文化的认知和参与程度以及对森林文化所带来福利的感受,是提升国民对森林文化的认可程度,乃至提升森林文化价值的关键。森林文化的内涵随着人类对森林功能认识的不断深入、人类与森林相互作用关系的变化而不断拓展,如何正确认识森林文化并科学计量森林文化的价值仍然是一个有活力的课题,值得继续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2.
Many studies showed that permafrost has profound influence on alpine ecosystem. However, former researches were mainly focused on typical points by temporal scales. There were few studies about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veget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different altitudes covering a large region in spatial pattern, especially in transitional permafrost(TP). There were continuous permafrost(CP) discontinuous permafrost(DCP) and seasonal frozen ground(SFG) in this study region. The types of permafrost changed from SFG to DCP, and finally become CP as the altitudes of Xidatan increase. In this paper, 112 845 points interpreted by HJ1-B(environment and disaster monitoring and prediction small satellite constellation), vegetation investigation points, thawing layer thickness research sites, ground temperature and water content observation plots were used to examine the spatial pattern of vegetation which were located in different altitudes in Xidatan, a typical TP region, in Qinghai-Tibetan Plateau. Vegetation characteristics, soil moisture content(SMC) and thaw depths were collected in 15 August to 25 August2012. Characteristics of vegetation were mainly represented by fractional vegetation cover(FVC) derived from the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 as well as above ground biomass(AGB). In this paper, we analyzed that the distinction of vegetation characteristics in each range through statistics data. These ranges were divided by varied altitudes. For examples, the ranges were divided into 50 m or 100 m. In this study we use a large area plots method to further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eatures of vegetation and the different regions of permafrost based on altitudes shifts in Xidatan. A diagram described the vegetation characteristics variability with rising altitudes in transitional permafrost region was drawn in this paper. Our results illustrated the FVCs first increased in SFG region and then decreased in DCP zone slowly, and in CP region FVCs soared then dropped dramatically. With the altitudes increased, the curve of FVCs indicated a parabolic distribution except a little difference in the first 200 m range.  相似文献   
83.
84.
依据区域地质、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分析睢宁县地质环境保护现状及发展趋势,根据地质环境现状进行地质环境分区,并结合地质环境发展趋势进行地质环境保护及治理分区,进一步强化了地质环境保护及治理工作。  相似文献   
85.
旅游体验满意是衡量旅游者忠诚与重顾的关键因素。旅游者对以世界文化遗产地丽江古城的民居客栈体验的网络评价,主要涉及了“家”、整洁、舒适、环境、房间陈设、位置等六个方面,这些都是影响民居客栈成功经营的关键因素。但是就旅游者体验来说,这些因素明显缺乏了地方文化的展现与创新。基于此,文章从酒店化与专业化、家庭化与生活化、文化化与乡野化的视域上重新设计了民居客栈经营发展的创新模式,凸显出民居客栈产品与酒店产品的差异性,创建一种独具地方特色的民居品牌,助推民居经营的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86.
密度与环境因子对蒙古黄芪育苗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明确育苗时密度与环境因子对蒙古黄芪生长特征影响,本试验以蒙古黄芪为研究对象,通过单因素田间随机区组试验,测定蒙古黄芪株高、茎粗、根粗和根长4个指标。结果表明,密度对蒙古黄芪影响最大,其次是湿度,最后是光照和电导率。密度与蒙古黄芪株高、茎粗、根粗呈现负相关性,与根长呈正相关性(P<0.05),密度为400株/m 2时,株高、茎粗及根粗最大,密度为1000株/m 2时根长最大。  相似文献   
87.
李强  孔凡磊  袁继超 《作物杂志》2020,36(4):150-452
基于2011-2016年大田试验和气象数据资料,研究了年际气象差异对西南丘陵区玉米物质积累与产量的影响,以期为西南丘陵区玉米生产的高产稳产提供理论支持。结果表明:西南丘陵地区雨热资源丰富,但气象因素存在明显的年际波动,降水量波动最大,积温波动最小,且玉米各生育阶段降水、积温和光照配置也有所不同。积温是该区玉米生育前期形态建成的主要限制因子,花前积温、花后日照和降水共同调控玉米的干物质积累与转运,而后期产量形成是各气象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花后日照直接影响玉米穗部性状(穗长、穗粗)和产量构成(穗粒数、千粒重),从而调控玉米的产量;花后积温和降水则通过影响玉米的穗粒数和千粒重对最终产量产生影响。因此,西南丘陵地区玉米在生产过程中可以通过调整播期,适当提高生育前期积温,促进植株生长发育,提高源器官的形态建成,为花后光合生产奠定良好的基础;减少花后降水量,提高花后日照时数,改善籽粒灌浆,提高籽粒充实度,从而实现高产。  相似文献   
88.
王昭雅 《中国农学通报》2017,33(35):159-164
为增进草原生态保护政策的有效性,本研究考察了国内草原"补助奖励"政策的实施效果与存在问题。具体以268个牧区半牧区县牧业人口、牲畜超载率和农牧民纯收入变化情况为研究对象,运用比较分析对比"补助奖励"政策前后全国草畜平衡状况,并结合BGLI模型计算"补助奖励"政策的实施对草原超载问题的改善情况。结果表明"补助奖励"政策对全国的超载现状有很好的改善作用,增加了牧区半牧区县的人口和牧民纯收入,尤其对半牧区县的正面影响更加突出,牧区半牧区县整体对该政策的满意度很高。但无差别化的补助标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补助奖励"政策实施效率的低下,预期效果并不理想。因而本研究认为,应通过建立数据库的办法实施"精确放牧"政策,并提出先减后补,根据超载程度做好多补,中小牧户为补贴主体等建议。  相似文献   
89.
过度施用化肥带来的负外部性使棉区土壤面临着棉花增产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双重挑战。本文在棉花生产的决策主体农户尺度上,利用对新疆重点植棉地区实地问卷调查所得数据,定量化研究了新疆棉农过度施用化肥程度,并通过经济计量模型分析了导致农户过量施用化肥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新疆棉花种植农户的化肥施用量(折纯量)平均达到610.20 kg·hm~(-2),过量施用率占到实际施用量的59.6%。导致农户过量施用化肥的主要因素是缺乏科学施肥培训和避免收入损失的盲目性。研究结果在农户行为学方面做了有益的科学探讨,并为科学引导农户合理施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0.
分析了农村土地价值的影响因素,并从提高土地收入保障角度寻求提高土地价值的途径和方法。结果表明:农村土地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土地产生的直接收益,还表现在土地为农民带来的间接收益,包括土地的交换价值和潜在的发展价值。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土地经营形式多元化、种植结构调整、农民组织的重构来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可以增加土地价值,使土地从生存保障发展为投资保障,从而提高农村土地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